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公告>公告内容

课程开放申请|李中清教授:从量化数据库理解1700-2000年的中国

2017-06-08

课程名称:Understanding China 1700-2000: A Data-Analytic Approach《从量化数据库理解1700-2000年的中国》

课程亮点:

大数据、新方法、古典社会学理论

严谨的社会学思维和研究方法训练

开阔的交叉学科视野,融汇社会学、

历史学、人口学角度,深度理解中国

 

教授简介

李中清(James Z. Lee),美籍华裔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之子,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人文社科系、密歇根大学历史及社会学系任教,曾任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至今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他是用社会科学方法治史的倡导者,亦是将量化数据库应用于历史研究的先行者。“李中清-康文林研究团队”将档案资料、社会调查、家谱、碑铭及口述资料联系起来,创立从18世纪至今的大规模中国历史数据资料库。

 

名门之后,立志于中国史研究

李中清的父亲是在物理学界成就广为人知的李政道先生。和中国传统的父母一样,李政道对子女的教育要求非常严格。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李中清从小就立志要从事学术研究。进入大学前,李中清曾对于经济学、城市规划和历史三个方向感兴趣,因为历史是基础学科,所以最终选择了中国史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孜孜求学,师从于一流史学家

1970年,李中清进入耶鲁大学,主要跟随张光直先生学习中国古代史。大学二年级,便学了高年级本科生的中国史课程,三年级上了研究生的中国史课程,本科毕业获得了耶鲁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之后,出于对芝加哥大学何炳棣先生的仰慕,成为何先生的研究生。从1972到1982年的10年时间里,李中清接受了多位中美一流中国史学家的指导,大大开阔了学术视野,令他明白了中国史研究的艰辛,也促使他认真反思今后的治学方向和方法。

 

探索新法,让史学从繁至简

受到何先生影响,李中清在研究生期间开始思考中国人口史研究。1983年,李中清来华参加学术会议时,听闻辽宁省档案馆有一大批历史资料在申请销毁,后来经过申请,保存下5大本乾隆时期的人口登记资料带回美国。对于如何分析系统的人口史料,当时在美的中国史学界都没有经验,李中清了解到南加州一所大学有学者对于类似的日本人口史料开展研究,便前去请教。他利用当时还很专业的IBM电脑,摸索着学习构建数据库,并采用量化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资料。此后的20多年里,李中清始终致力于收集中国各地的历史及当代人口资料,扩充人口数据库并开展定量研究,带来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发现。

 

身体力行,致力于量化研究推广

李中清认为,量化分析有一些明显的优势,不仅能深入理解各种因素的变迁与彼此的关系,还能兼顾所有个体的影响与权重,避免选材时的疏漏与偏废。它在研究大规模群体型、连续性材料上非常有效,为克服史料繁芜的困难提供了重要思路,有利于推进史学的整体研究。

为了让更多的研究者能够了解并掌握这种研究方法,李中清教授与北京大学合作创建了北京大学-密歇根大学学院,在2006-2009年任院长期间,邀请密大和其他美国高校教授,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师生和研究人员开设社会统计学与量化分析的暑期课程。

李中清和康文林教授共同创立了“李中清-康文林研究团队”,对中国人口数据所反映的历史与当代社会变迁开展深入挖掘。该团队已有多个中国数据库如中国多代人口数据库,中国大学生数据库,中国社会阶层数据库,中国公务员数据库等投入使用,对于这些数据库所保存的大数据分析,也产生了如《无声的革命: 北京大学、苏州大学的学生社会来源 1952-2002》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著作。

 

如果你对于量化方法感兴趣,这个暑假,我们一起报名北大暑期学校课程,跟随李中清教授一起学习利用大数据解读中国历史与社会变迁吧!

 

开课时间:2017年7月17-28日

上课地点:北京大学校内

报名要求:国内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该课程为全英文授课,申请人须具备较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学费、学分及成绩:该课程为北大暑期学校正式课程,课程学费为4000元,学习期满并完成课程要求,将获得北大学分(2学分)及正式成绩单。

报名方式:请在北京大学暑期学校官方网站(http://summer.pku.edu.cn)注册账户并报名,审核通过后即可选课。

 

技术支持:微普科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咨询信箱:sqxx@pku.edu.cn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